约附近100元4小时电话或微信-全国品茶联系方式,微信附近100块,同城附近200元

图片新闻
  • 《自然》:侏罗纪化石解决棘头动物门起源之谜
    动物界包含30余个门级分类单元,它们共同构建了动物演化的基本框架。每个门的起源一直是学界研究重点。迄今为止,人类对极少数门级类群的起源,仍知之甚少。棘头动物门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建立已有200余年,但起源问题一直未得到有效解答。近期,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生罗慈航在研究员王博指导下,与研究员张海春、博士王盛宇、以及英国牛津大学教授Luke Parry、德国森肯贝格博物馆博士Brendon Boudinot、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教授Edmund Jarzembowski合作系统研究产自内蒙古道虎沟(约1.6亿年前)的棘头虫化石——侏罗虫。研究填补了棘头虫的演化空白,为解决棘头动物门的起源之谜提供了实证。研究成果于2025年4月9日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Nature)杂志。棘头虫是一类海洋和陆地生态系统中常见的体内寄生蠕虫,能够感染人、猪、犬、猫、鱼等各类动物,是一类重要的医学寄生虫。其最典型的特征是其蠕虫状的外形和可外翻的吻突,吻突上有成排的倒钩,用于附着在宿主的消化道内。长期以来,棘头虫一直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门,即棘头动物门。由于棘头虫的身体构型高度特化,其系统分类位置一直存在很大争议。基于不同的形态学特征,不同学者分别提出棘头虫与扁形动物门、鳃曳动物门以及轮虫动物门近缘的观点。然而,分子系统学分析表明,棘头虫最可能是轮虫动物门中一个特化的类群。但是,营体内寄生生活的棘头虫的身体构型与自由生活的轮虫有着很大的差异。同时,由于棘头虫是体内寄生虫,很难保存为化石,此前唯一的化石记录是来自晚白垩世鳄形动物粪便中四枚疑似的棘头虫卵。因此,人们对棘头虫的起源和早期演化知之甚少。此前,蠕虫化石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古生代标本,尤其是寒武纪的化石。中生代的蠕虫化石虽有不少标本,但由于年代较新,一般被认为缺乏门类起源等关键演化信息,长期以来被学界所忽视。同时,中生代蠕虫往往个体微小、身体结构趋同、分类特征不清,多属于疑难化石,其鉴定要求高、研究难度大,是本领域极具挑战性的“难题”。因此,中生代蠕虫化石一直是古生物学领域的“冷门”,迄今仅开展零星研究。本次新发现的棘头虫,被命名为“道虎沟侏罗棘头虫”(简称“侏罗虫”)。研究团队借助扫描电镜、能谱分析等方法,对其进行精细的解剖学研究发现,侏罗虫的身体整体呈纺锤形,分成明显的三部分,即吻突、颈和躯干。侏罗虫的吻突具硬化的、略向下弯曲的刺。侏罗虫身体上有约32对仅延伸至身体一小部分的纵毛列,类似的结构也常见于现生棘头虫。侏罗虫的吻突中央保存了消化道,但躯干整体未发现明显的消化道,其身体末端还有一个类似现生棘头虫雄性交合伞的结构。侏罗虫最奇特的特征是其位于躯干最前方的颚器。颚器整体向前方汇聚,且前部的颚较小,向后逐渐变大,齿的数量也更多。颚器中的齿整体都朝向身体前方,且所有的颚都不超过棘头虫的身体边界。类似的颚器在棘头虫可能的祖先——包含轮虫动物的有颚动物类(包含颚口动物门、微颚动物门和轮形动物门,其中轮形动物门包含了轮虫动物门和棘头动物门)中广泛存在。为进一步确定侏罗虫的演化位置,研究团队构建一个最新的、包含各类现生和化石蠕虫动物的形态数据矩阵,并开展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侏罗虫的演化位置位于棘头虫的最根部,是棘头虫的基干类群。虽然近年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已经表明,棘头虫最有可能是轮形动物中一个特化的类群,但棘头虫在轮形动物内部的演化发育关系争议极大,学界基于不同的形态学证据和分子生物学证据提出了相互矛盾的6种不同的假说,几乎涵盖所有可能的排列组合。在不包含侏罗虫时,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尾盘纲轮虫是其它轮虫的姊妹群,这一结果与之前的形态学研究的结果一致,但与很多分子生物学研究结果相悖。然而,如果形态数据矩阵中包含侏罗虫,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侏罗虫是尾盘纲轮虫向棘头虫演化的过渡类群,从而在形态学的矩阵分析中获得了与分子生物学分析相近的结果,成功解决形态学研究与系统发育基因组学研究之间的分歧。本研究为探索棘头动物门的起源和早期演化提供重要的线索。侏罗虫展示了棘头动物先前未知的形态多样性和生态特性。其具钩的吻突和较大的体型表明,棘头虫在侏罗纪可能已经演化出了内寄生的习性,也表明棘头虫可能起源自陆地环境,并在侏罗纪已经与其它轮虫分化。此外,虽然分子生物学能够解决一些传统形态学研究难以解决的系统发育关系,但过渡类型的化石在探究动物身体构型革命性演化中仍然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也表明,中生代蠕虫化石并不是“研究荒漠”,它们为我们了解蠕虫类形态和生态的演化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证据。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深时数字地球国际大科学计划、江苏卓越深时数字地球研究中心的支持。南京古生物所地层古生物大数据中心GBDB提供了数据支持。南京古生物所画师杨定华绘制侏罗虫的复原图。论文信息:Luo Cihang, Parry L.A., Boudinot B.E., Wang Shengyu, Jarzembowski E.A., Zhang Haichun, Wang Bo, 2025. A Jurassic acanthocephalan illuminates the origin of thorny-headed worms. Nature.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8830-5图1:侏罗虫(a, 化石照片;b, 复原图)及与现生棘头虫(c)的比较。图中比例尺为2.0毫米(a、b)和0.5毫米(c)。图2:侏罗虫的扫描电镜(a)、多元素能谱(b)和碳元素能谱(c)照片。图中比例尺为2.0毫米。图3:侏罗虫在有颚动物中的系统发育位置。图4:利用最大简约法分析得出的部分蠕虫类系统发育结果。当形态数据矩阵中包含了侏罗虫时,侏罗虫是尾盘纲轮虫向棘头虫演化的过渡类群(a图);在不包含侏罗虫时,尾盘纲轮虫成为其它轮虫的姊妹群(b图)。<!--!doctype-->
    09
    2025-04
  • 中国科学院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
    1月16日至17日,中国科学院在京召开2025年度工作会议。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作题为《锐意改革进取 奋力攻坚克难 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的工作报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汪克强分阶段主持会议。中国科学院全体院领导、部分院老领导出席会议。审计署科学技术审计局负责同志应邀出席会议。本次会议是在中国科学院推进实施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奋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大会部署要求,谋划“十五五”改革创新发展,总结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工作任务?;嵋橹赋?,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建院75周年。一年来,全院上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提出的“四个率先”和“两加快一努力”目标要求,恪守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加强党对科技工作的全面领导,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进展,使命驱动的建制化基础研究取得显著成效,完成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围绕“四个面向”取得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抢占科技制高点攻坚实现良好开局,改革创新发展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嵋橹赋觯敖阶苁榧侵匾甘九揪窈偷持醒?、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为谋划2025年工作和“十五五”改革创新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院上下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只争朝夕、担当实干,在进一步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中走在前、做表率,在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上做主力、当先锋?;嵋榍康?,积极承担完成国家重大科技任务,是中国科学院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义不容辞的使命责任。要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充分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积极建议承担和高质量组织实施好各类重大科技任务。要按照国家总体部署要求,深入实施重点领域专项行动计划,统筹推动全院相关领域科研布局调整和重大任务部署。要创新重大任务组织模式,整合集聚院内外优势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努力产出更多关键性、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嵋榍康?,要按照党中央部署要求,在近年来院层面深化改革的基础上,把改革的着力点和重心聚焦到研究所层面,使各项改革措施真正向纵深推进、在基层落地。要切实增强改革意识和责任担当,选准突破口、牵住“牛鼻子”,聚焦科研组织、科技评价、收入分配等制约体系化建制化优势发挥的深层次、根本性问题,率先发力破局。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党建引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坚持守正创新、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坚持试点先行,坚持机关带系统,强化研究所主体责任,精心谋划组织,积极稳妥推进?;嵋榇蛹忧康车牧斓己偷辰üぷ鳌⑼平徊饺嫔罨蒲性核母?、做好各类重大任务争取和组织实施、推进重点实验室高质量改革发展、做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锻造堪当重任的人才队伍和干部队伍、加强学部工作和高水平科技智库建设、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等方面,对2025年全院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吴朝晖就全院党建和人才工作进展及2025年重点工作作了专题报告。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组长、党组成员孙也刚作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坚强保障专题报告。副院长、党组成员周琪、丁赤飚、何宏平分别围绕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就重大任务组织实施进展及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了专题报告?;嵘匣狗⒉疾⑵舳凳┝巳舾芍氐懔煊蜃ㄏ钚卸苹?。院机关有关部门和有关院属单位作了交流报告。与会代表围绕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明确了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改革创新发展的目标任务,起到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的重要作用。大家纷纷表示,一定按照院党组部署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聚精会神抓攻坚,雷厉风行抓改革,锲而不舍抓落实,奋力打开全院改革创新发展新局面?;嵋榘浞⒘?024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和青年科学家奖、国际科技合作奖,表彰了中国科学院年度人物和年度团队。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分批参观了中国科学院与“两弹一星”纪念馆。会议强调,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十五五”谋划之年,也是中国科学院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一年。全院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干字当头,以行动诠释责任,以团结凝聚力量,以成果彰显担当,攻坚克难、勇攀高峰,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在抢占科技制高点新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成科技强国作出更大贡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负责人,院机关各部门、院属各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
    17
    2025-01
  • 我所成果“最古老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入选《科学》杂志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
    北京时间12月13日,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公布了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结果。中国科学家发现的迄今最古老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成果入选。真核生物的多细胞化是生命向复杂化和大型化演化的必备条件,被认为是生命演化史上的重大关键事件之一。然而,真核生物最早何时发生多细胞化?此前,学界对这一重大科学问题并无明确答案和证据。2016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朱茂炎团队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研究员朱士兴等国内外同行,在燕山地区发现距今15.6亿年前的宏体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个体长度可达30厘米。这一发现不仅将地球上大型多细胞真核生物的出现时间提前将近10亿年,并且意味着真核生物发生多细胞化的时间应该更早。2024年1月,朱茂炎团队经过8年的深入研究,在燕山地区距今约16.4亿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迄今最早的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壮丽青山藻”,化石不仅保存了清晰的细胞结构,而且部分细胞内含有可能的繁殖细胞“孢子”等结构。这一发现将多细胞真核生物出现的时间进一步提前了约7000万年?!犊蒲А吩又敬舜纹姥〕龅钠渌甓韧黄瓢ǎ阂徽牍馨肽甑陌滩≡し酪┪适?、地?!熬蘩恕蓖贫舐礁叩蒯绕?、第三种磁性材料发现、“星舰”实现“筷子夹火箭”、藻类固氮“神器”首次发现、靶向农作物害虫的RNAi杀虫剂上市、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黎明、古代DNA揭示千年前家族关系、CAR-T疗法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
    13
    2024-12
  • 南京古生物所牵头研究的“植物庞贝城“入选第二批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
    近日,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在韩国公布了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牵头研究的《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内蒙古)等中国三地成功入选。9月3日,“中国3家地质遗产地入选第二批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新闻发布会在南京古生物所召开。发布会上,受国际地科联委托,国际地科联国际地质遗迹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教授张建平宣布中国入选遗产地名单并介绍遴选的背景情况。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介绍了“植物庞贝城——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的相关情况。乌达二叠纪植被化石产地有着大量重建的化石植物,是全球最精确(通过样方采样法)重建的成煤森林景观,为了解地史时期群落生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窗口。截至目前的调查研究,“植物庞贝城”现已囊括了5项世界之最:最大面积的远古森林实践复原、最丰富的同期成煤植物群化石标本收藏、最古老的苏铁植物、最丰富的瓢叶目植物群落、最多的化石植物整体重建,“植物庞贝城”的发现和研究为古生物演化生命树增添了最多的新物种。当天,自贡恐龙博物馆馆长曾小芸、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陈伟海分别介绍了各自地质遗产地的情况。来自国际地科联地质遗迹委员会的专家、地质科学领域的院士及学者、各遗产地代表等参加发布会,并对地质遗产地的?;ず屠每沽松钊氲难刑帧9实刂士蒲Я匣岢闪⒂?961年,是世界上最大、最权威的地球科学团体,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合作伙伴,在国际社会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目前入会的国家和地区121个,代表着全球约100多万名地质科学家。2021年初,国际地科联公布全球第一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浙江长兴“金钉子”地质剖面、云南澄江寒武纪化石产地和化石库等7个中国地质遗迹成功入选。
    04
    2024-09
  • 南京古生物所2025年新年贺词
    祥蛇贺瑞,新岁启封。值此2025元旦新年辞旧迎新之际,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领导班子向海内外全体南古人、向长期以来给予南京古生物所关心支持的领导专家和社会各界人士致以最衷心的新年祝福!2024年,南京古生物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科学院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院党组统一部署,持续加强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精心谋划承?!盎诰惫诺乩淼姆浅9嬗推龃⒗砺塾敕椒ā痹合鹊甲ㄏ頑类等重大科技任务,积极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平台与条件建设、资源配置等领域的改革发展,加快抢占地质古生物学领域科技制高点,党政同心,稳步推进研究所各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2024年,南京古生物所继续深入实施“基础研究十条”,开展地层古生物学领域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年内发表Nature Index高水平杂志论文30篇,发现的迄今最古老多细胞真核生物化石成果入选《科学》(Science)2024年度十大科学突破?!拔诖锒椭脖换?-植物庞贝城”入选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全球第二批100个地质遗产地名录。1项成果获评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成果获评自然资源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2024年,南京古生物所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积极策划实施重大科技任务。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专题、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项目,基金委创新群体等系列科技任务。新获批中国科学院B类战略先导专项等任务,与大庆油田等多次开展互访并达成集成性合作项目。2024年,南京古生物所牢牢把握新时期人才工作的使命定位,围绕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核心任务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面向海内外精准引才,加强青年人才培养。年内新增中国科学院人才计划A类入选者1人、择优支持3人。研究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超60人次获得各级各类奖项,包括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奖和中国科学院院长优秀奖等。2024年,南京古生物所进一步加强科学传播及科技支撑能力建设。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全年免费接待47万余人次,组织免费公益活动59场次。其中,线上科普教育活动11场次,受众346.4万人。荣获科普荣誉数十项。以大型仪器设备的功能分类为基础,围绕研究所抢占科技制高点布局和学科发展目标,以技术关联度和支撑学科关联度重组实验技术中心。新建天体生物学实验平台和地质样品前处理综合实验平台。构建精时古地理数据平台和剖面可视化平台取得系列进展。麒麟新园区完成建设即将投入使用。2024年,南京古生物所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与学术交流。年内有214人次出访交流,接待173人次外宾来访,主办“第九届国际古昆虫、节肢动物和琥珀大会”,承办“第六届国际古地理学会议”,执行院国际交流计划项目9项。依托亚洲古生物协会、中国古生物学会、全国重点实验室等重要学术组织和科研平台,定期组织举办了4场学术会议,积极体现学术引领作用。2024年,南京古生物所认真落实巡视整改工作,促成健康发展长效机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10次,研讨部署了多项整改举措,以制度化规范化保障巡视整改的长效化。年内修订完善40余项管理规章制度,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常态化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优化科研经费使用,加强管理规范和内部控制。新的一年里,全体南古人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国科学院党组的统一部署,以加速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契机,积极推进研究所改革发展,加快抢占地质古生物领域科技制高点,为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南古人”应有的贡献!王 军 所长赵方臣 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吕俊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王 博 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2025年元旦<!--!doctype-->
    01
    2025-01
  • 南京古生物所召开2024年度战略研讨会
    9月27—28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2024年度战略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郝芳,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沈树忠,吉林大学教授孙跃武等专家到会指导。南京古生物所领导班子成员、学术委员会成员、各部门相关负责人及科研人员代表等40余人参加此次研讨会。会议由南京古生物所所长王军主持。会议伊始,王军首先对各位专家的莅临指导表示感谢,并就研究所当前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嵘希烊障楹秃路挤直鹱髁颂馕抖嗳Σ阕饔们挠推纬捎敫患砺邸贰堵较嘁逞移吞烊磺馄喙鼗】蒲侍狻返谋ǜ?。南京古生物所副所长、古生物学与油气地层应用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博,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殷宗军分别介绍了古生物所战略前沿方向和重点实验室情况。研讨会期间,与会人员围绕古生物所战略前沿方向进行了深入讨论,强调了在保持古生物学和地层学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调研探索新的突破点,特别是交叉学科,陆相、海相能源等方向的研究。同时,专家学者们对重点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强调人才队伍建设、科研设施配置、数据库搭建的重要性?;嵋榛咕驼」抑卮笕挝窠辛颂致?,并且鼓励科研人员探索新的科研范式,主动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南京古生物所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副所长赵方臣表示,专家们的意见建议把脉精准,非常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性,此次战略研讨会是南京古生物研究所在新时代背景下对于科学研究和国家战略需求的积极响应和深刻思考。最后,王军代表研究所再次向各位专家长期以来对研究所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未来研究所将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专家们的合作,增进交叉学科交流研究,共同探索古生物科学的奥秘,讲好生命演化的故事。同时,研究所也将继续聚焦战略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科技创新,探索与产业部门合作模式,积极抢占地质古生物领域科技制高点,为国家重大需求和国民经济做出更大贡献。
    30
    2024-09
  • 中国科学院传达2024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
    近日,中国科学院召开2024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传达会。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侯建国代表院党组作传达讲话,并就全院贯彻落实工作作出部署。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副书记吴朝晖主持会议。院领导班子成员、部分院老领导出席会议。侯建国指出,2024年夏季党组扩大会议是在全院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嵋橐韵敖叫率贝泄厣缁嶂饕逅枷胛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深入研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事关全院改革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问题,积极谋划与抢占科技制高点相适应的改革创新发展举措,研究部署今年下半年重点工作,对指导和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具有重要意义。侯建国强调,全院上下要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深入分析内外部形势要求,准确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历史方位。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使命定位,聚焦发挥体系化建制化优势,聚焦现代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和深层次问题,着力强化科研院所管理权责和科研人员主体地位,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为加快抢占科技制高点提供动力源泉和制度保障。侯建国强调,要加强对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整体谋划、系统布局,正确处理好“上”和“下”、“点”和“面”、“放”和“管”、“破”和“立”四方面关系,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深层次、系统性改革。要深化科技布局和科研组织管理改革,优化重大科技任务选题机制,持续开展建制化科研组织模式改革探索,构建完善体系化建制化重大任务攻关体系。要深化科研人员激励保障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与抢占科技制高点要求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人才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增强广大科研人员攻坚克难的内生动力。要深化科研院所管理机制改革,加快构建适应抢占科技制高点任务要求、符合现代院所运行规律的基本制度体系,持续加强纪律建设,推动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政治机关建设和模范机关创建工作,一刻不停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为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要对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的新部署新要求,抓紧谋划贯彻落实的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同时按照年初院工作会议确定的年度重点工作安排,抓紧推进,确保按计划、高质量全面完成各项重点任务。侯建国要求,全院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科技大会精神,紧紧围绕抢占科技制高点核心任务,只争朝夕、锐意进取,鼓足干劲、攻坚克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科技强国再立新功。吴朝晖对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抓好夏季党组扩大会议精神的传达学习与贯彻落实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多措并举抓宣贯,结合实际扎实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提高学习宣贯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要锐意进取抓改革,按照院党组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科研院所改革的总体思路和部署要求,以及即将出台的改革方案,认真研究、主动谋划贯彻落实的具体举措。要见行见效抓落实,树牢“抢的意识”“高的标准”,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各项重点工作安排,主动提速校偏,不折不扣抓好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落地,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保质保量完成。传达会以现场会和视频会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监察组、中国科学院机关、院属单位中层以上领导干部和科研骨干代表参加会议。
    24
    2024-08